新闻公告
【上观网】超算每秒50千万亿次,光缆120公里连成环,沪上大学数字化新基建世界一流
更新日期:2021年11月27日 10:57
每天全校产生的数据相当于在学校新建一座图书馆。

在超级计算机世界500强榜单上,上榜的基本门槛就是计算性能的量级达到1个P,也就是每秒千万亿次。而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级计算平台的运算速度就达每秒50千万亿次。这样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基建,在沪上大学校园并非孤例。

上海交大算力基座“交我算”平台

近日,上海大学被上海市教委、市经信委和市通管局联合推荐到教育部和工信部作为5G+智慧教育应用(综合类)场景建设单位之一,目前正在加速推进5G+物联网覆盖,以及四校区5G室外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

从5G、大数据中心到人工智能,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了巨大的新动能。

上海交大计算可视化:蛋白质折叠动图



【运用算力设施“如臂使指”】


上海市教委日前发布《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全方位赋能教育综合改革。新基建先行,上海交通大学早在2013年就开始建设校级计算平台,去年初步建成“交我算”计算平台集群,力争在核心关键领域,解决科研服务需求,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交我算”以算制胜,聚合算力达到50P,为科研创新提供了算力基座强大的存储能力和计算团队优质的代码级服务能力,迄今累计服务一级学科20个以上、高水平论文400多篇、科研项目超过600个。

上海交大奚立峰副校长自信地说,交大的学生,无论是哪个专业,从本科开始就可以接触最先进的计算思维,实践云计算、高性能计算、AI计算能力,真正接受一种跨领域的交叉培养。他表示,“学生未来运用算力设施将‘如臂使指’,当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已经具备较完整的独立创新实践研究能力,成为兼具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也认为,上海交通大学已形成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领先优势,促进了学生全维学习、全面成长的新模式形成。